使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而不再是醫療機構和醫生牟利的工具
  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前不久,八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政府部門藥品價格管理思路的一次實質性轉折,體現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新改革思路。
  一直以來,部分常用低價藥品出現供應不足甚至斷供的情況,無法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過,大部分低價藥短缺的根源在於“以藥養醫”體制的存在,導致醫院缺乏使用低價藥品積極性,從而使得藥企也沒有生產這些低價藥的積極性,導致部分常用低價藥品屢屢出現臨床脫銷斷檔現象。
  發改委此次出台的政策,明確提出放鬆對低價藥的價格管制,取消針對低價藥品每一個具體品種的最高零售限價,允許生產經營企業在日均費用標準內,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或調整零售價格。這一調整,有助於建立靈敏反映藥品成本變化及市場供求變動的市場化定價機制,保證低價藥品合理利潤空間,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從供給端解決生產企業缺乏生產低價藥積極性的問題。
  當然,根本性消除價廉質優的低價藥出現的臨床斷檔現象,需要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放開醫生自由執業,通過市場機制理順醫葯價格,徹底消除“以藥養醫”現象。使醫生無論是在公立醫院工作,還是在私立醫療機構執業,均完全不再需要通過處方藥品牟利,而是能夠完全通過自身提供的醫療服務獲取陽光、體面的收入;使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而不再是醫療機構和醫生牟利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加快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使藥品成為醫療機構的運行成本,形成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節約成本、控制費用的激勵,調動其優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教授,本報記者朱劍紅採訪整理)  (原標題:根除缺藥還得靠醫院改革(見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49lytn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